【青年力·正当时】以安全为笔 书写奋斗初心

发布日期:2025-11-06 信息来源:沈白高铁抚顺站交通枢纽工程二标段项目部 作者:张吉勇 字号:[ ]

春寒料峭的3月,辽宁大地尚未完全褪去寒意,沈白高铁抚顺站交通枢纽工程二标段项目建设现场却早已热浪翻滚。作为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建设项目,沈白高铁是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区域交通升级的殷切期盼,更凝聚着新时代建设者使命与担当。我怀揣着满腔热忱奔赴而来,一头扎进这个正处于攻坚关键期的项目团队,以“以学代练、以干促学”为信条,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,在抚顺站建设的热潮中,写下属于自己的奋斗答卷。

以学代练 在攻坚中快速成长

初到项目时,眼前的繁忙景象远超想象,抚西河基坑开挖作业正酣,落客平台高架桥承台、墩柱在场地间平地而起,塔吊的轰鸣声此起彼伏。这份热闹背后,是安全管理的重重压力。作为一名“新人”,我深知不能急于求成,唯有把“学习”做扎实,才能守住安全底线。

白天,我跟着时任项目安全总监赵起祥跑现场。他步伐稳健,眼神锐利,每到一处作业面,都会停下脚步,指着高处作业平台、临时用电箱、起重吊装点,逐项讲解风险点与管控要点。“安全不是等出事才管,而是要在事前就把漏洞堵死。”他常这样说。我边听边记,从“知道风险”到“懂得管控”,一点点摸索着安全管理的“门道”。

真正让我对“安全无小事”有切身体会的,是一次在第二联落客平台高架桥日常安全巡查。那天,正值防撞墙混凝土浇筑,一名工友师傅站在钢模边缘作业,仅系了一条安全带,带子随意搭在脚边,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绊倒。我的心猛地一紧,立即制止了工友师傅,随即向安全总监刘广中汇报该问题。“先让现场停工,我马上到。”不到五分钟,刘总赶到现场,迅速组织人员在钢模两端架设钢管,拉起一条横贯的安全绳,让工人将安全带挂于其上。“这样既避免频繁更换挂点,又能实现‘高挂低用’。”他一边示范一边解释。那一刻,我站在寒风中,却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——原来,真正的安全,是用细节堆砌起来的堡垒,只有把每个细节盯紧、抓实,才能守住安全底线。

以“严”立规 在“较真”中筑牢防线

随着工程推进,高山路深基坑开挖、第三联模板支撑体系搭设、钢箱梁吊装等超危大工程陆续展开,每一项都是“硬骨头”,每一处都是“风险点”。我深知,安全容不得半点松懈,更不能有“差不多”心态。

桥梁建设是项目重点与难点,也是安全管控“重中之重”,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克服顶板荷载不足问题,又要应对交叉施工复杂情况。刚到项目,脚手架搭设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,为了尽快掌握要点,每一次搭设、每一次过程验收,我都会和项目技术人员学习,了解立杆间距、横杆步距、扫地杆设置等搭设要求。

搭设过程中,我每天都会守在现场,紧盯现场工人安全措施,发现有未按方案施工、未佩戴安全带情况,便立刻要求作业人员停工整改。有一次,架子工带班老于跟我“求情”:“小张,领导都不在,工人没有安全带的先继续干着,下午我肯定把安全带都配齐。”我坚定地摇了摇头:“于哥,安全面前没有‘先干再说’,没佩戴安全带的工人绝对不能上架子,上次在项目部看的警示教育片血淋淋的教训,可不能忘记了啊!”当时老于脸上还有些不悦,但最终还是按要求停工整改。没想到后来他们队伍撤场时,老于特意走到我跟前,拍了拍我的肩膀说:“小张,一开始觉得你太较真,可后来想想,正是你这份坚持,才让我们平平安安干完活。你这股较真劲,我们服气,也认可!”

吊装作业同样不能马虎。面对与一标段交叉作业、群塔林立的复杂施工局面,为避免交叉碰撞风险,现场管理人员科学调配,合理安排,我们全体现场管理人员也始终坚守岗位,时刻关注吊装动态,确保每一次吊装都安全有序

见证交付 在“收获”中坚定初心

从春到秋,从基坑开挖到站房封顶,从桥梁合龙到道路通车,我与项目其他成员一起见证了项目每一个关键节点。尤其难忘的是冲刺“9·28”通车目标的最后一个月,公司工程技术管理专家张云飞每天驻守现场,紧盯现场进度,项目领导班子带头奋战,数不清熬过了多少夜晚。

在一次次安全调度会上,项目经理位吉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安全是重中之重,绝对不能出问题。”这句话深深印在我心里,也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。记得有一次夜间巡查旅游服务中心铝板安装作业,工友师傅正在进行龙骨焊接,我发现照明灯电线破皮,存在漏电风险,我立即找到带班老宋:“宋哥,这电线破皮了,赶紧用绝缘胶带包上,晚上大家容易疲惫,万一误碰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他二话没说,放下手中工作,迅速完成了整改。正是每一位现场工人的理解和配合,才让安全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。

当首趟列车缓缓驶入抚顺站那一刻,大家都难掩激动,一些平日很少发朋友圈的同事,却在通车当天不约而同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。那是对一年来日夜拼搏最深情的告白。

回顾这段时光,那些沾满泥土的工鞋、写满数据的巡查记录、与工友们并肩整改隐患的画面,都已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。我深知,这份交付的“成绩单”背后,是对安全责任毫不动摇的坚守。

作为一名新时代建设者,我很庆幸能参与沈白高铁这样的重大项目建设,也深刻明白,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,更是我们每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的初心和使命。未来,我会带着在这个项目学到的知识和经验,继续扎根工程一线,以更严标准、更实作风守护安全,在更多工程项目建设中,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。


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